欢迎访问北镇市人民政府网!

首页 >> 走进北镇 >> 风土人情

    时节习俗与民族节日

    作者:信息办      发布时间:2008-03-16      来源:北镇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 正月:立春 雨水 ]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与东北其他地区以及中原各地一样,锦州人也习惯地称立春为“打春”。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立春时节的农谚和俗语,如“春打六九头”,“打春阳气转”,“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个冷天气”,“春捂秋冻”等等。人们在立春这一天要吃萝卜,俗称啃春,要吃卷裹豆芽的春饼,还要用缠上各色花纸的笤帚轻轻地抽打孩子,谓之去晦气。据民国二十年《义县志》记载,立春打春牛时,“邑在后,约正在前,各执纸鞭鞭牛。唱曰:‘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年春”。
      到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打春牛”的习俗就已不复存在了。但人们仍把立春叫做“打春”。因为“人误地一春,地误人一年”,打春正是催春的时节。这个时节的民俗,一是上元日。即正月十五祭火神——闹花灯、祭农神、扭秧歌的元宵节;二是正月二十五祭天神、谷神仪式——填仓的天仓节等等。
      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称圆宵。又因为在元宵节前后张灯三夜,所以又称元宵节为灯节。
      据民国九年《锦县志》记载“上元”为“灯节”。“通街张灯节彩,备极辉煌,龙灯、秧歌、杂戏毕全。鼓吹之声不绝于耳,自十四夜起至十六夜止,观光者途为之塞。”灯节期间文士还要悬灯制谜,以角巧思,谓之“灯谜”。元宵节期间的节日食品是元宵。元宵是以糯米粉裹糖丸、枣泥丸、豆沙丸等,油煎或蒸或煮食之,也叫汤圆,也是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佳品。
      正月十五前后,满族群众的传统民俗中,还有两个重要的节目是:“拜太平鼓”和“抓子儿”。太平鼓在古代叫腊鼓,拜太平鼓的仪式,源于萨满教的太阳神崇拜。辽西地区的太平鼓以铁丝为框,呈八角形。直径约 0.7 —— 1 米,用皮纸重叠糊紧,饰以彩画,下有手柄贯穿十几个铁环,击打振动时发出哗哗的响声。拜太平鼓者游行街市,也是节日期间的一个街景。“抓子儿”是闺中游戏。“子儿”是把羊或猪的蹄骨染成杂色,青年女子们用以或掷、或拾、或承,谓之“抓”。游戏的地点一般在室内炕上。

      正月二十五的“填仓日”辽西地区也叫“天仓日”。
      满族人家“填仓”,还有把煮熟的粘高粱米饭放在粮仓里的习俗,还把秫秸杆扎的小马、小锄头插饭盆里,表示辛勤劳作以求和丰衣足食的心愿。
      正月回娘家的媳妇,必须要在正月二十三赶回婆家来,为夫家“填仓”。
    [ 二月:惊蛰 春分 ]
      《北镇县志》中记载:“初二日龙抬头”、“各家由庭院中撒灰,道经大门至井沿,俗称‘引龙’”、“是日多食春饼或煎饼”,谓之“熏虫”。
      锦州地区的“二月二”在乡间更多的是被称为“猪头节”。这一天要贴“猪头花”样式的剪纸,吃猪头肉,民间称之为“扒猪头”。
      二月十九的“观音诞辰”庙会是春分时节最大的民间集会,也是旧时锦州城乡一年中最大型的庙会之一。
        观音是印度佛教所信奉的菩萨,译名为观世音菩萨,因避唐太宗名讳,遂改为观音菩萨。在佛教中有以完成的自己的修行为理想的“小乘佛教”和以普渡众生为任务的“大乘佛教”之分。观音正是大乘佛教的主要菩萨之一。在辽西形成的白衣观音崇拜习俗,在历史上又与辽代统治者把白衣观音奉为家神有关。史载:“太宗幸幽州大悲阁,迁白衣观音像,建庙木叶山,尊为家神,中外香火,由此而盛。民间及军士私奉者,不备记出。”锦州的医巫闾山是辽代君主陵寝之地,又是萧太后的世袭领地,辽代统治者在锦州和医巫闾山大修佛寺、观音庙堂,就更加带动了百姓们对观音的崇信。在锦州地区还有诸多的观音洞、观音寺,如医巫闾山青岩寺的观音,俗称“歪脖老母”,二月十九的观音诞辰庙会香火也是极盛,从明清以来,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直是辽西地区,甚至东北地区最大的观音庙会之一。
    [ 三月:清明 谷雨 ]
      清明时节的第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取禁烟之意。寒食节禁烟的习俗最早来自上古先民为保护火种,每年春季清除旧火,燃换新火的仪式。在锦州地区同样也流传着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出的作官,而介子推宁可烧死山中也拒不出山的故事。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扫祖坟的日子。从清代开始,当政者肯定并提倡鼓励民间清明节在祖先坟茔地种植树木的习俗,到民国时有些地方政府甚至用植树节代替了清明节。 1979 年国家把 3 月 12 日正式定为植树节。
        另外,在古代的清明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三月三上已日”的古人修禊之期。这天人们都要到野外去踏春游玩。这实际上是古人春季继正月十五、二月二之后的第三个狂欢节。过了三月三就要进入繁忙的春耕劳动了。
    [ 四月:立夏 小满 ]
      农谚说:“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
      这是根据锦州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来的农事活动经验。
      药王庙会是民间的药王节,旧时的药王节是中国神仙文化与中医文化在民间杂合的产物。锦州地区把伏羲、神农、轩辕作为主神,两旁排列扁鹊、孙思邈、王叔和等神医牌位的三皇庙作米药王庙者为多。庙会期间有很多古代巫术遗存的封建迷信活动。诸如用纸扎下个替代病人的纸人,拿到药王庙会上去烧掉,谓之“烧替身”;让许过愿的小孩到庙上跳过一条板凳,然后逃出庙去象征逃脱了小鬼的追索,谓之“跳墙”;把成串的咸菜疙瘩挂在一个象征病人的十不全神身上。
    [ 五月:芒种 夏至 ]
      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这天投江之后,人们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祀他,留下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可是在锦州地区,在端午节吃粽子、粘糕的习俗却意味着“阴阳包裹未散之家”的祝愿。
      端午节这天日出之前,人们纷纷到河边和井台上用凉水洗脸,以除晦气,然后成群结队上山采集艾蒿。因为艾蒿有除虫去污的作用,所以人们把艾蒿插在门上以避瘟神。妇女们还把装有艾蒿的荷包挂在孩童的身上、插在自己的发髻之上。为之拒绝瘟神的降临,人们还在户牖插上避邪的桃枝和纸叠的小药葫芦,也叫纸印。相传吕洞宾曾秘示世人,端午用葫芦蓄药可蠲五毒。这一天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还要系上五彩线绳,俗称“系续命绳”,它的功能也是拔除病毒。到中午人们就将这些佩戴之物弃之路旁。滚鸡蛋也是端午节重要的节俗。这天早上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
        这些端午节的习俗,一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还在民间流传。近代,在锦州的天桥海口处,还有一个蒙古族的端午节习俗奇观。从五月初五到五月十一,有很多来自承德、通辽等地的蒙古族古族牧民在海水中沐浴祈祷,有时竟达四五千人。祈祷后他们用瓶子盛满海水带回家去,撒在亲邻们的身上,让他们也得到大海赐予的幸福、吉祥。
      民产流传的“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谚语是人们对于天时与农时规律的总结。人们在五月十二到五月十三这两天祭祀关公。民间流传这样的故事:五月十三是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这一天关公要磨刀,磨刀水便是天上的雨水,所谓天上一滴水,地下一场雨。如果到这两天还不下雨,人们便要放弃关公庙的祭祀,而转向对龙王求雨。
    [ 六月:小暑 大暑 ]
      这一天人们要杀鸭宰鹅,叫做“吃虫王日”。
      大暑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最热的时节。锦州人在“五毒日”却要“少长郊游,聚饮高歌。亦携酒游观音洞,曰耍青”。
      大暑将过之时的六月廿三日,俗谓马王生日。这一天要宰猪祭祀,希望能够免除牲畜的疠疫。祭马神表明东北各族农业经济对马的依赖性很大。锦州地区历史上是皇家的马场和边贸和马市所在,大大小小的马王庙遍及城乡。所以各县县志都有马王日的记载,并称“此祭极为重要”。
    [ 七月:立秋 处暑 ]
      立秋民间讲究“吃秋饱”、“抢秋膘”。这一天人们多吃饼、饺子等面食;忌讳吃黄瓜等形式细长、水气大的蔬菜食品。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到了末伏早晚有了清凉的感觉。这时,一个饶有浪漫情调的民间节日又到来了,那就是为每一个中国人都留下过美好记忆的“七夕”乞巧节。
      “是夕,小儿及女穿针引线,希邀织女赐巧。”
      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是一年中的第二个鬼节。
      中元节与清明节一样,是祭祖为主题的节日:“买素食、祭米饭、享先以告秋成。”也称盂兰盆节,带上了佛教文化影响的色彩。
      锦州地区中元节习俗流传很早。在辽金时,契丹人和女真人受汉族人的影响很重视中元节的祭祀,清初至民国期间,沟帮子地区祭祀先祖、超度亡灵放河灯的盂兰盆会已是关外很有名的中元节庙会了。锦州天后宫的盂兰盆会后,人们要到凌河放灯。
    [ 八月:白露 秋分 ]
      八月十五中秋节习俗传之古远。
      锦州地区的风俗,八月十五这一天,家家要吃团圆饭。民间有一句节令,叫“宁留一秋,不留过中秋”。
        中秋之夜,家家在院子中间放上一张八仙桌,上摆供月的月饼、切成牙瓣的西瓜。各色水果的毛豆、瓜籽等。
        毛豆和瓜籽是专供月中玉兔的,因为《嫦娥》、《玉兔捣药》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月亮神话。“兔儿爷”泥塑玩具常常是爷爷买给孙子的中秋节礼物。这是从华北一带来到辽西的移民带来的供兔儿爷、拜兔儿爷的习俗。
        中秋节最有特色的食品是月饼。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七月十五看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花好月圆,人寿年丰”是农民最大的愿望。
    [ 九月:寒露 霜降 ]
      寒露时节的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民间又称“双阳节”。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告诉我们,到了唐朝,中原地区“九九登高”、“遍插茱萸”已相沿成俗了。
    到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在政府的倡导下,重阳节已成为了“敬老爱幼”、“尊师重教”的老人节了。
    [ 十月:立冬 小雪 ]
      立冬这一天,家家要扫墓,焚化冥楮,俗谓“送寒衣”。在民间流传的孟姜女为丈夫范喜良送寒衣哭倒万里长城的故事,就是从这一习俗衍化而来的。
    [ 冬月:大雪 冬至 ]
      广宁(今北宁市)的马市是东北最大、开设最早的马市之一。据《明史·兵志·马政》记载,自明永乐年间,东北始于开原、广宁等处设马市。当时明王朝规定,东北马市以米、布、绢易马。与二十四节气相似,民间也流传有“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腊月:小寒 大寒 ]
      腊月初八之祭要祭祖神,还要祭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并称为五祀。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释迦牟尼在腊八这天吃牧女向他献的乳糜粥,于菩提树下禅定成佛的故事广泛流传,佛寺每逢这天都要诵经,并以粥糜(精选的糯米、小豆、干果及白糖、红糖合制而成)供佛,俗称佛粥,也叫“腊八粥”。汉唐以后,民间也有了吃腊八粥的习俗。
      锦州人也有谚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是说,吃腊八粥是为了粘住下巴。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今。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首俗是祭灶。祭灶原是祭火神。
      锦州地区关于灶王爷的故事是被当作笑话流传的。说灶王节每天端坐在灶前,记录着全家的善恶表现,到每年腊月二十三就要派他来到人间的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因为他上天打报告的内容又直接关系到玉皇大帝对这一家命运的安排,人们就索性用麦芽熬制的饴糖在他上天这一天粘上他的嘴,让他好话坏话全烂在肚里。于是腊月二十三傍晚掌灯时分,在灶王爷前烧上三柱香,全家老少再向灶王爷磕三个头,然后揭下抹上饴糖的灶王爷夫妇画像,连同给他用秫秸棍做的坐骑一起投进灶坑烧掉,剩下的饴糖,大家分享。
      祭灶之后,锦州山区不有“竖长竿于院内者,竿头荫以松枝,或设风旗,入夜燃灯,高悬杆杪,名曰‘天灯’。自是日起,至明年二月二日始撤”(《义县志》民国二十年版)。很显然,这是闾山人保留的满汉和北方民族祭火神习俗的遗风。
      从小年到除夕,大致的日程安排是这样的:
      二十三,灶升天。
      二十四,写大写(对联)。
      二十五,扫房土(打扫卫生)。
      二十六,煮年肉(把猪肉切成肉块煮熟,过年烩酸菜吃)
      二十七,杀公鸡(因鸡音吉,故叫吃喜日)。
      二十八,蒸供花(祭祀用的面食)。
      二十九,糊香斗(供祭祀天地用器)。
      三十晚上守一宿
      在除夕之夜最重要的事是祭祖和迎财神。祖居锦州的人多供先远三代宗亲。为了防止恶神、游鬼闯入,家家要燃放爆竹、点亮天灯、地上铺满麻杆、门上上了大栓。全家守岁到天明。
      初一时,家家门户大开,门上是写满吉言的对联。人们开始互相拜年。在初五之前妇女不动针线,家家不煮生米,只吃年前蒸煮的面食。秧歌队各村表演,人们尽情欢乐,共渡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