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镇市人民政府网!

首页 >> 走进北镇 >> 自然资源

    北镇市人口民族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06      来源:     浏览次数:

    全市现有人口53万,共158000多户,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多万人,全市有满、汉、回等到9种民族,其中满族32.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4%

    北镇满族

    满族历史久远。商周时期的肃慎人为其远祖。两汉三国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宋、辽、元、明时期称“女真”。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朝廷封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此后,努尔哈赤开始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为便于行军和狩猎,努尔哈赤决定整顿组织,凡300人为一牛录,首领称牛录额真。亦即箭主之意,后改称佐领。五牛录为一甲喇,首领称甲喇额真,后改称参领。五甲喇称一固山,首领称固山额真,后改称都统。1601年,努尔哈赤建立四固山,每固山皆以一纯色旗为标志,旗色为正黄、正兰、正红、正白四种颜色,称为“四旗”。1615年,又增四旗,将原四种纯色旗镶上红边,红旗镶上白边,名为镶红、镶黄、镶白、镶兰。此与前四旗合称“八旗”。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金国(史称后金),自称汗王。1626年。努尔哈赤死,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1635年,皇太极正式钦定女真族名为“满洲”,故八旗组织亦称“满洲八旗”。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明天启二年(1622),广宁为后金攻占,满洲人陆续由长白山、辉发沟、新宝等地迁来。这些“随龙”打天下(指跟随努尔哈赤)的人有的居于广宁,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成为今天的“陈满洲”,又称“老满洲”。如正安镇的常姓、富屯乡的富姓、廖屯镇巴屯村、珠宝山子村的那姓、广宁乡窦姓尽为“陈满洲”。

    1644年,清军入关,为补充广宁一带驻防“汗兵”之不足,又从长白山错草沟、松花江西蕃等地调来大量满洲人。他们定居广宁后,生息繁衍,遍布县内各地。因为他们定居广宁的时间稍晚,故称之“新满洲”或“伊彻满洲”。如居于中安镇旧站村的陶姓、正安镇四方村、大屯乡孤家子村的何姓、马市村的佟姓、原窟窿台乡关三家村的关姓,均属此类情况。另外,顺治康熙年间,兵部左侍郎常寿回到盛京任户部主事,家居广宁。子孙生息繁衍,亦称“伊彻满洲”。广宁镇的秀、海两姓和原曹屯乡赖公堡村的赵姓,按家谱追溯,他们都是努尔哈赤的嫡派子孙,后因罪削爵,被罚遣回到东北,他们亦属“伊彻满洲”。其次,清初,驻防广宁、间阳的兵丁落户繁衍,亦称“伊彻满洲”。   

    明清战争之际,亦有汉军加入“旗人”。如间阳镇下肖村尚姓为明初投清将领尚可喜后代。青堆子镇六屯和罗罗堡镇郑屯的郑姓之祖先郑自用(原籍山东),编入汉军正黄旗。原五粮乡陈姓先祖陈安边,明末充登州千总,清顺治二年(1645)投清,于县内(原五粮乡)立了南、北、东、西四个大院,称四个“庄头”,属汉军镶黄旗。

    还有一种是汉民投入旗下的佃农。如富屯路屯村的路姓先祖本为汉民。清军入境后,于城西虎头山开荒,并向官府交纳粮银,编入满州正黄旗。原曹屯乡徐屯村的毕姓先祖由山东登州逃荒入境,成为徐庄头处的佃农,编入汉军镶黄旗。

    还有一种是清顺治、康熙以来,在东北各地“设边立路、扩建庄园”,由关内拨来大批汉民在庄园种地,编入旗籍。如富屯乡台子沟朱姓先人,即为康熙时由河北省拨来的汪姓先人居安徽省,顺治五年拨民到境开荒种地,属汉军正兰旗。小井子王姓先人居济南大王庄,拨民入境种田育果,属御果园汉军镶黄第三旗宗牛录。大市镇大市村的董、娄、王、周等十八姓亦为顺治年问拨民入境者。其中董氏第九姓为“兵群户”。除种田外,历代有当兵之义务;娄氏第九姓为“边台户”,除种田外,还有看边守台之义务。

    历史上,凡满洲旗人和汉军旗人统称为“旗人”,多年与汉族杂居,风俗、习惯、文化诸方面已逐渐同化。当清帝退位,民国建立后,居于北镇地方的旗人随着政局的变化而趋于减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满族人口有所增加。1982年,县内满族人口为65567人。1983年,县政府按国家规定,通过追根溯源,凡父母中其一为满族者,子女的族系随父、随母任其自由选择。故此,满族的人口数目大增。1985年,县内满族人口数目已达到279530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5519%。多分布于正安、大市、汪家坟、鲍家、广宁、富屯、五粮、高力板、曹屯、罗罗堡、常兴店、闾阳、廖屯、大屯、赵屯等15个乡()    清朝定鼎中原后,北镇地方称为广宁县。城内设有专门管理八旗事务的防守尉,光绪时改称守尉,为防守长官办公处所。因位于西街路北,故称“西衙门”,统辖驻防兵丁4人。在东街另设有县衙门,管理汉民事务,故又称“民衙门”。当时,旗人、民人之间社会地位有明显差别,不但不准通婚,在房屋、财产的买卖上也有严格的限制。故有“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的说法。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末。

    闾阳地处县境南部,居民稠密,清代视为门户重地。驻防八旗兵丁200人。官长称佐领,负责军制训练事宜。闾阳后城之西辟有武场。至今,当地仍有“西箭场”之称,是驻防兵丁演武习射之地。

    清代,曾视东北为龙兴宝地。为保持这一神圣之地的威严,置边墙插柳条为界,不准汉、蒙民族任意狩猎和放牧,这种设置称为“柳条边”。界限以北称“边外”。“柳条边”由义县进入县境的大市一带再向黑山县的白厂门延伸。边上由朝廷指派专人长期防守,至今这里仍有“边里”与“边外”之称。

    清代,县内旗人中有“黄带子”与“红带子”之别。凡是努尔哈赤近支都称为“黄带子”。如原曹屯乡赖公堡村的赵、金两姓和广宁镇内的秀、海两姓,他们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三子赖慕布的后人。凡属近支的族人,每从1 5岁起即可领取丰厚的俸饷。他们进入广宁之后,倚仗手中的特权在北镇、黑山一带圈有大量的良田、山场、林地近万亩。族人遇有婚丧、生子之事还可领取俸银。如有犯法之事,只由宗人处理了事,成为逍遥法外的特权阶层。   

    县内的“红带子”即指皇室的远支或重要亲属。如沟帮子镇河西村的赵姓,富屯乡富屯村的赵姓是伊尔根觉氏的后代。享有的特权仅次于“黄带子”。另外,县内还有一些清代开国元勋、努尔哈赤妹夫额亦都的后代郎姓,有顺治国丈佟姓,还有其他一些功臣、官员的后代那、陶、郑、常、巴、关各姓也属“红带子”,同样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直到清朝政府灭亡之后,这些特权方告结束。

    “庄头”是满族人在东北设立的庄园,亦属一种特权。清康熙元年(1662),境内四方台王四设了王庄头,置有马、牛、驴各一,驱使617人耕作。成丰时期.庄头王有功承领庄地分布于三家子、刘家屯、蒋家屯、五家屯、富家屯、吴家店等处,有地31426亩。还有庄头吴吉昌的庄地分布于锦州、广宁两地的12个村屯,有地9610亩。光绪时期,醇亲王属下的一个庄头吴宝源有地3900亩,分布于广宁、义县两地的7个村屯。庄头高奎有地15967亩。分布于正安等10多个村屯。

    此外,五粮陈姓的四个庄头,其中两个为养马庄头,两个为大粮庄头:闾阳镇魏屯村的高姓为鸡、鸭、牛、羊庄头:何姓是美女庄头,每年选美女一名贡入京师.供选择皇妃和宫女之用,乾隆时改为粮庄头。常兴店镇佟二台子孔性为大粮庄头,原曹屯乡徐屯潘姓为粮庄头。此外,赵屯镇的索屯村有刘庄头.原高力板乡高达屯有郭庄头,沙河子村有王庄头:在清朝,境内有庄头数十处。

    满族信仰萨满教.也就是巫者跳神。认为巫医是沟通人和神的媒介.跳神可消灾弭祸。后来,有许多巫医借跳神骗财害人,这种陋习直至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

    满族有祭天、祭神、祭祖之风。清廷入主中原后,长期流传努尔哈赤幼时逃难遇到“乌鸦救驾”的故事。认为乌鸦救驾乃为天神所差,乌鸦是“护驾功臣“:因此.满族家庭都在院中东南角或西南角立有”索伦竿”,竿头装有方斗一个。每当春节前.在得畦竿下杀一口全黑色公猪。宰杀前,用白酒一盅灌入猪耳中,猪发出叫声,即表示神已领会,然后用棒子将猪压死。再将一些碎肉和内脏盛入竿头的方斗中,再放一些杂粮以备乌鸦食用,报达乌鸦救驾之恩。如果乌鸦吃掉.就认为是吉利。猪宰杀后烹熟再放到得胜竿下上供,供后,聚集族人共同食用,剩下的祭肉或转送外人或扔掉。以后变成杀年猪,请族人聚餐之习。此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清代祭神之风盛行:康熙时,封北镇医巫闾山为医巫闾山神。由康熙至道光时期,皇帝都多次去盛京钱塘江祀福、昭二陵。每往返至广宁时,都要到闾山的山神庙——北镇庙举行“祀帛笾荐,威仪卿尹陪”的盛大祭祀活动。军民官吏均视闾山为神明,多次修建山中的寺观亭台。乾隆时期,北镇庙东侧修建了行宫一处,为皇帝“驻跸”之昕。前殿为仰止堂,是大臣朝见皇帝之所。中殿为含碧斋,是行地办公之所。后殿为皇帝寝宫。行宫规模恢弘,桂殿兰寓,错落有致。可惜毁于解放战争时期。

    满族过春节,在族长家中的西墙上,贴一红纸“福”字(满族以西为大)。横批写“祖先赐福”。正月初一,族长将祖先影像挂出,族人不约而集,按长幼辈份依次叩拜祖先,再由德高望重的族长讲述族史和家史。

    满族的语言和称谓,经多年的演变,已与汉族基本相同。但少数地方仍何保留,加板凳称“马杌子”,猪腿骨称“嘎拉哈”,父亲称“阿玛”,母亲称“诺诺”,嫂子称“姐姐”。

    满族的文化有其特点。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努尔哈赤幼时“乌鸦救驾”的故事,还流传着闾山接待寺智成和尚(崩山老祖)“圆寂”后转为顺治皇帝的传说。满族原有民族的文字,但经300多年的演变,除古铜钱、古书籍、古文物上保留一些外,余者已不多见。    满族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已与当地汉民族趋于一致。民国时期,民间还保留太平鼓(又称拜鼓)活动。并由原来的妇女参加发展为各民族共同爱好的舞蹈形式。春节期间,满族儿童、妇女有玩猪“嘎拉哈”(汉族称猪子儿)的活动。近年来这种活动逐渐消失。   

    满族的姓氏不断演变。努尔哈赤定姓为爱新觉罗,凡嫡系子孙如境内赖公堡村的赵家,广宁镇的海家均属爱新觉罗一姓。努尔哈赤为显示爱新觉罗这一近支的独尊,故规定旁支不能归入爱新觉罗穆昆只内,必须另立穆昆,因此另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额觉罗、西林觉罗、佳木胡觉罗等。随着历史的推移,满族的姓氏逐渐演变成汉姓。乾隆四十年(1775)春,弘历皇帝下诏,禁止满人改为汉姓,但始终未能挽回改称汉姓之趋势。如北镇境内沟帮子镇河西村的赵姓,富屯乡富屯村的赵姓,本为伊尔根觉罗氏;里姓本为西林觉罗氏;马太堡村的郎姓本为钮钴录氏;马市村的巴姓本为巴雅勒的佟姓,罗罗堡棉花张村的关姓均为瓜尔佳氏。此外,境内满井子、窦屯的窦姓,巴屯的那姓,大白屯的杜姓亦属满族人改称汉姓者。现在,境内除老满洲的佟、关、马、索、齐、富、那、郎八姓,新满洲的雅、巴、年、色、田、赵、吴、何八姓外,又有白、里、金、海、汪、查、陶等姓。中华民国成立后,取消了旗人与民人不准通婚的禁令。因此,满族人的姓氏完全与汉姓趋于一致了。   

    满族人的婚丧、礼节、饮食、服饰具有本族的特点。经长期同化,已无多差异,仅有少许习俗稍有保留。如满族人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因为传说努尔哈赤起兵遇难时,狗有湿草救驾之恩。   

    满族人有敬老的优良传统。如青年人到老年人身边要在旁站立或靠边入座。若有外出,方便让给老者,这种美德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