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按照国家、辽宁省、锦州市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根据《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纲要(2015-2020年)》编制完成,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北镇新一轮发展振兴的总体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制定实施北镇市“十三五”规划,必须全面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正确认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及各项工作任务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1亿元,比2010年增加61亿元,年均增长10%。“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实现51亿元,在全省县域的位次由末位方阵进入到中等梯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实现559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388亿元,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3亿元,比2010年增加29亿元,年均增长13.4%。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6.2:33.8:30调整到32.2:36.3:31.5,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炉及配套、精细化工、纸塑包装、农产品深加工四大工业产业集群齐头并进、由小做大,产值分别达到115、68、65、118亿元。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07户,比2010年增加21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2亿元,比2010年增加29亿元,年均增长19%。
园区建设实现迅猛发展。工业园区承载条件日趋成熟,经济发展空间显著优化。“十二五”期间,沟帮子铁南工业园区累计投资7.5亿元,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入园项目达到50个;广宁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全面启动,园区主要干路已铺设完成,多个项目已入驻园区;总投资100亿元的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发建设;一批乡镇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
农业农村工作有效推进。全面培育和构筑起粮食、蔬菜、畜禽、葡萄、休闲农业五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连续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产粮大县,形成了年产值40亿元的现代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了面积65万亩、年产300万吨的我国北方最大蔬菜产业基地,人均蔬菜面积位居全国首位。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35个,肉蛋奶产量跻身全国百强县之列,生猪养殖及出栏量、蛋鸡存栏量位于全省县区前列,被省政府确定为现代畜牧业生猪示范区。建成18个葡萄试验示范基地,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20.5万亩,产量达到36万吨,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葡萄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辽宁北旺农牧股份公司在三板市场成功挂牌上市。
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制定出台了《北镇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并启动了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十里商街商贸和沟帮子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其中特色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被确定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编制了北镇市旅游总体规划,确立了“祈福灵境,养生宝地”的旅游形象定位,基本实现了旅游整体策划、整体宣传和整体营销。大芦花、青岩寺和观音阁景区成功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医巫闾山和新立湖分别成功获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湿地公园。我市被省政府授予乡村旅游工作先进县称号。“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人1800万人次,景区旅游直接收入累计实现11.3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累计实现213亿元。
改革开放取得扎实成效。大力推动简政放权,积极稳妥地实行了多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旅游管理体制、市场监管体制、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进一步理顺。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分离改革,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药品实现零差价销售。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域外引资额累计实现3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2.9亿美元,出口创汇累计实现7439万美元,共新上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项目26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5个,引进了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锦州大北农饲料加工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项目。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升级。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坚持新区做加法,老城区做减法,管理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推进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了北镇广宁新区,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内涵,初步建成“显山露水”的生态新城,成为我市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沟帮子河西新区初具雏形。加大力度推进老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全面展开并有序推进。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现了全城集中供暖,有序推进燃气入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整合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加大了城市环卫工作力度,全面取缔城区机动三轮车运营。五年来,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664套,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442万平方米,房地产投资额和商品房销售额分别累计达到62.6亿元和76.1亿元。
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面覆盖,各类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养老金标准逐年提高。稳步推进就业扶持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启动实施了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双高”普九工作和创建基础教育强县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高考成绩始终保持辽西地区前列。城区内各类医疗机构软硬件设施均实现了整合升级,开展了“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工作,农村常住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农村文化站建设、农村书屋和电影下乡等惠民工程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市2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共投入财政资金1688.6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累计投资5.3亿元,完成县级以上公路大中修462公里,改建桥梁1670米。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实现城区全覆盖。设立“北镇发布”政府微信平台,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民生支出逐年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居全省县域前列,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建设显著改善。大力推进“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8%。完成了北镇城区和沟帮子城区段河流生态治理工程24公里,北镇和沟帮子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提升。一批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小城镇开发建设及整村改造建设稳步实施。宜居乡村建设有效推进,所有行政村都实现了四堆进院、道路硬化、垃圾清运和保洁常态。全面取缔爆破采石,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有效保护。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及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县),成为全省县域生态建设的标杆。
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构建了“全覆盖、无死角”的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市”和“平安示范市”。完善了信访联席会议、领导干部包案、信访大厅“一站式”调处等工作机制,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约访、研访制度。人民调解不断深入,普法宣传广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治安形势保持平稳,全社会呈现出了平安、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专栏1:“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表
|
序号
|
主要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十二五”预计完成情况
|
绝对量
|
年均增长
(%)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00
|
161
|
10
|
2
|
三次产业比重
|
|
36.2:33.8:30
|
32.2:36.3:31.5
|
3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5.37
|
5(按上级要求调整)
|
-1.2%
|
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33.2
|
62
|
19(按可比口径)
|
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72
|
134
|
13.2
|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3.3
|
62.3
|
13.4
|
7
|
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3000
|
559
|
-28.5
|
8
|
域外引资
|
亿元
|
42
|
46
|
1.8
|
9
|
出口创汇额
|
万美元
|
613
|
3000
|
37.4
|
10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
元
|
8408(纯收入)
|
12780(可支配收入)
|
——
|
回顾“十二五”发展历程,北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比重偏大,靠天吃饭局面没有改变,工业、服务业体量偏小,水平不高;土地、资金、电力等发展瓶颈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市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需进一步改善;人才匮乏,创新创业动力不足;社会发展和民生工程任务繁重,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北镇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关键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和决胜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同步实施,为我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和辽宁省大力推进中小城市和旅游产业发展,为我市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做强旅游经济创设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从我市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的资源、产业、基础设施和区位等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高潮,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日益完善,为我市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市上下形成了事业兴旺、政通人和的和谐局面,确立了建设“四个北镇”的发展目标,凝聚了“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北镇精神,为我市的振兴发展明确了战略方向,提供了精神动力,创造了良好氛围。
“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以坚强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北镇振兴发展事业推向前进。
第二章 总体发展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理念,遵循“四个着力”要求,抢抓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重大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北镇精神,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开放合作,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美丽北镇、文化北镇、和谐北镇、富庶北镇”,努力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北镇”建设目标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让创新贯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把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北镇”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紧扣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切实把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重点促进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北镇”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坚定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绿色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北镇。
——坚持把开放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北镇”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适应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扩大对外出口,加强域外合作,补强对外开放薄弱环节,创建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模式。
——坚持把共享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北镇”建设目标的根本目的。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振兴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民生与发展的结合点,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第二节 战略目标定位
发展战略: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果蔬名县,打造中国祈福文化名城。
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财政收入达到辽西县域领先,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县域领先,全面建成美丽北镇、文化北镇、和谐北镇、富庶北镇,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锦州地区县域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标志:“十三五”期末,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市、国家级平安建设先进市,成功建成中国果蔬名县,打造全国知名的祈福文化名城,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基地。
具体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保持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2015年翻一番;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满足需保障人口需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2岁。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达到224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全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达到25:37:38。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0.9个;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北镇和沟帮子两大城市新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心小城镇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03.5万亩;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50立方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8%。
——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健全。法治北镇建设全面推进,推行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达到5.8%。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专栏2: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
主要指标
|
2015年
基数
|
2020年
目标
|
年均增长(%)
|
指标
属性
|
经济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61
|
224
|
6.9
|
预期性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
7.3
|
9.9
|
6.3
|
预期性
|
城镇
化率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0
|
45
|
——
|
预期性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30
|
35
|
——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31.5
|
38
|
——
|
预期性
|
对外贸易总额(万美元)
|
3000
|
3828
|
5
|
预期性
|
跨境投资总额(万美元)
|
0
|
607
|
5
|
预期性
|
创新驱动
|
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3
|
2.1
|
——
|
预期性
|
每万人发明专利数(件)
|
0.4
|
1
|
20
|
预期性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2
|
14
|
——
|
约束性
|
互联网普及率(%)
|
51
|
65
|
——
|
预期性
|
民生福祉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2780
|
17841
|
6.9
|
预期性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0.4
|
0.8
|
15
|
预期性
|
贫困人口减少量(人)
|
——
|
7300
|
——
|
约束性
|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人)
|
2.1
|
2.6
|
——
|
约束性
|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套)
|
664
|
540
|
——
|
约束性
|
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个)
|
14
|
35
|
20
|
约束性
|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
|
0.1
|
5.8
|
——
|
预期性
|
人均预期寿命(年)
|
78.2
|
79.2
|
——
|
预期性
|
年末总人口(万人)
|
52.3
|
53.5
|
——
|
预期性
|
生态文明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103.5
|
103.5
|
——
|
约束性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
58
|
50
|
-2.75
|
约束性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18
|
12
|
——
|
约束性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0.2
|
11
|
——
|
约束性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3.5
|
3
|
——
|
约束性
|
森林
发展
|
森林覆盖率(%)
|
23.8
|
25.8
|
——
|
约束性
|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
0.014
|
0.0147
|
——
|
约束性
|
空气
质量
|
空气质量达标率(%)
|
67.8
|
75
|
——
|
约束性
|
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
——
|
15
|
——
|
约束性
|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吨)
|
化学需氧量
|
5036
|
4935.3
|
-2
|
约束性
|
氨氮
|
754
|
738.9
|
-2
|
二氧化硫
|
2547
|
2470.6
|
-3
|
氮氧化物
|
1108
|
1085.8
|
-2
|
第三章 创新发展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我市经济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坚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者、科研活动组织者、成果转化和研发投入者,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国测石墨、天晟重工、慧晶科技等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基地,与科技研发机构建立横向合作。
二、增强重点产业创新能力
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做强做大。促进以石墨深加工和石墨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与创新要素有效融合。以科技项目申报实施为核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目标,着力增强农业科技整体实力。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加强对现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方位的科技注入,千方百计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加快促进现代农业增长方式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拓展创新创业空间,健全创新创业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形成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通过实施放宽市场准入、激活创新创业主体、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财税金融扶持、严格落实就业政策、加快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就业和职业培训等举措,加速培育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各类孵化器、创业基地,具有多型产业业态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各类市场经济主体。
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北镇市惠农科技果蔬专业合作社、北镇市绿野果蔬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使其扩大规模,增强示范能力。引导农民科技经纪人、接受大学培训返乡的农民技术员等创办合作社。80%以上的乡镇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80%以上的行政村拥有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和科普员,形成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充分发挥其科技传播、信息沟通、经验交流的作用。
加大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力度,依托“农展会”、“科技周”、“科普之冬”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农民科技普及率达到99%以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好农民群众、企业专业性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培训,加强对党政干部的科技知识培训。
五、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建设。实现在主要公众活动场所至少建设2处科普画廊;全市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覆盖80%以上的街道、乡镇,其中社区和行政村覆盖面达到60%以上;建设2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或科普特色学校。科普活动覆盖面达到全市常驻人口的70%以上。
加强科技信息综合数据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对现有的科技信息网进行提升和改造,扩展其对外宣传、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咨询服务等主要功能;建设网上办公平台,逐步实现常规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第二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坚持突出果蔬产业特色优势,坚持科技兴农、产业富农,夯实基础,再造优势,实现突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继续保持北镇农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以“三区两园双覆盖,五业并举齐发展”总体思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依据我市地理特点和产业基础,合理产业布局,实施相应扶持政策,发展区域经济。突出建设好西部山丘生态农业水果区、中部平原棚菜畜禽高效区、东部低洼优质水稻栽培区和沟帮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上统筹规划、系统实施、全面推进。突出打造品牌,集中建设和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品牌影响力的典型和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十三五”期末,实现我市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中国果蔬名县”的发展目标,继续保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领先水平。粮食产业打造成全国稻米精深加工基地,蔬菜产业打造成全国蔬菜名县,畜牧产业打造成全省知名的畜产品加工基地,葡萄产业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休闲农业打造成全省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
二、发展现代蔬菜产业
以辽宁省农科院蔬菜种苗研发中心、十大蔬菜示范基地、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为引领,集中建设好6万亩在全省具有领先水平的蔬菜产业核心区、45万亩拉动产业发展的先导区和10万亩推进设施蔬菜平衡发展的辐射区。充分发挥省农科院蔬菜研发中心、欣鑫工厂化种苗繁育场、闾山食用菌公司、翠安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每年示范推广新技术,引进、繁育新品种各20个以上,保证蔬菜产业的优化升级。继续加强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服务和检测功能,使之成为北方更具影响力的区域性、产地型、集散型蔬菜批发市场。
三、发展现代葡萄产业
推进葡萄产业由裸地向设施棚室发展,由耕地向山丘、河滩发展,由山区向中部平原发展,由单一向多样发展,由一季向多季发展。扶持设施葡萄栽培,到2020年设施葡萄面积发展到5万亩。加快以常兴店镇、鲍家乡、闾阳镇为主的葡萄产业休闲观光带,以大市镇、正安镇、富屯街道为主的葡萄优质生产区和以廖屯镇、大屯乡、广宁街道为主的设施栽培区“一带两区”建设,重点建设好占地5000亩的集观光、休闲、娱乐、采摘为一体的葡萄主题公园和万亩现代葡萄产业示范园区。“十三五”时期,建成6个葡萄试验示范基地和4700座鲜储库,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推广普及葡萄科学管理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葡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将“北镇葡萄”打造成国家级地理标志优质品牌。
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
深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国家级示范场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好以旺发养殖场、万丰生态养殖场为龙头的绿猪生产优势区,以青堆子鲜蛋市场为中心的蛋鸡生产优势区。到2020年,全市生猪、家禽、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头、7000万只、33万头(只),成为省级以上重点畜牧养殖大县。
五、发展现代休闲农业
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深化果品采摘、赏花观景、购物娱乐、农业体验、湿地旅游等服务功能。推广休闲农业与历史文化、科技推广、自然风光、水果种植相结合的发展办法,进一步完善设施,提升形象,发展壮大。扶持培育中安唐鹊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观光项目,打造农业休闲新亮点。推进百里“香雪海”观光带建设、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发、水果公园建设、多类型观光采摘园建设,促进全市休闲观光农业规模扩大、特色突出。
专栏3:现代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目标
|
粮食产业:建成全国稻米精深加工基地。
蔬菜产业:建成全国蔬菜名县。
畜牧产业:建成全省知名的畜产品加工基地。
葡萄产业:建成全国知名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休闲农业:建成全省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
|
第三节 构建工业经济新体系
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工业经济“一二三四五”发展格局,全面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一、完善工业经济产业布局
逐步完善工业经济产业布局,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主导产业,加快装备制造业、石墨加工业两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到“十三五”期末,全面建成辽宁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和中国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以北镇至沟帮子102国道沿线作为北镇工业发展的主轴,侧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纸塑包装产业;以沟帮子铁南工业园区和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为两核,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石墨加工业;以青堆子化工小区、赵屯鞋业小区和常兴葡萄酒加工小区、大屯电动童车工业小区为两翼,重点发展乡镇工业小区。“十三五”期末,全市工业经济形成“一个工业主导产业、二个重点产业集群、三个主要工业园区、四个乡镇工业小区、五十个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格局。
专栏4:工业经济发展格局
|
一个工业主导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二个重点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石墨加工产业集群。
三个主要工业园区:沟帮子铁南工业园区、锦州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区、五峰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
四个乡镇工业小区:青堆子化工小区、赵屯鞋业加工小区、大屯电动童车工业小区、常兴果蔬深加工小区。
五十个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
二、调整壮大工业主导产业
根据我市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及现有工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主导产业调整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突出产业升级的原则,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和档次,实现更多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引进和培育一批果蔬产品深加工企业,建立米制食品产业基地和稻谷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集研发、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东北粮食城”,建设集屠宰、分割、冷鲜物流、骨血综合应用于一体的家禽屠宰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以熏鸡为主的酱卤、糟制、腌制等传统禽肉制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集消毒洁蛋、液态蛋、中式传统蛋制品、蛋粉、蛋壳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禽蛋加工产业集聚区。全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在政策、土地、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大支持,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扩大经营范围,延长产业链条。
“十三五”期末,我市建设成全国的稻米深加工基地、东北地区的果蔬深加工与物流基地、辽宁省的畜产品深加工基地、辽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成辽宁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面向东北亚市场的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建成中国果蔬名县,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纳入到省重点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农产品加工大县。到2020年,该主导产业实现产值能力300亿元。
三、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
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和加速推进工业4.0进程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继续推动工业炉及配套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其他传统机械加工产业发展壮大。以天晟重工、恒亚内燃机、鹏翔专用车、长山机械、盈月电动汽车等企业为龙头,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和集聚作用,不断延伸和丰厚上下游产业链条。到2020年,该产业集群实现产值能力200亿元。
将石墨加工产业集群作为我市未来倾力打造的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致力于石墨精深加工及石墨新材料研发生产。以有效利用石墨资源、提高北镇经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投资企业为主体,以入园企业为依托,以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为支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共同推进锦州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的建设、运营和发展。通过资源、资本、科技等诸多要素相结合,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集采、选、冶、深加工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石墨科技产业园。
四、强化工业发展平台建设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不同类型园区各自产业特色,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专业化发展、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高标准完善沟帮子铁南工业园区2.68平方公里拓展区的基础设施,实现“五通一平”,达到项目即来即落水平。园区五年内新上各类工业项目30个以上,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个以上。
石墨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即锦州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实行“一园三区”分布,即采选初级加工区、深加工园区和生活配套区。采选初级加工区于正安镇杜屯村附近规划建设;深加工园区于广宁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园区规划区内建设;生活配套区于北镇新城区内规划建设。“十三五”期末,实现在矿区5平方公里起步区范围内的开采、选矿和冶炼,完成石墨科技产业园迎宾路南侧5平方公里一期(启动区)建设,启动区南侧5.47平方公里二期(拓展区)完成动拆迁和“五通一平”工作,完成占地0.5平方公里石墨高科技生活设施配套区在北镇新城区的选址建设;吸纳20家以上国际国内一流石墨深加工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入驻石墨科技产业园区,园区总投资达到100亿元,把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园,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年缴税金5亿元,1万人就业的目标。
加快制定乡镇工业小区发展规划,五年内初步建成4个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用地集约化的示范小区。青堆子化工小区以海劲集团为龙头,制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引进上下游相关企业入驻;赵屯鞋业加工小区以恒信鞋业、奇力健制鞋厂为龙头,充分利用现有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发挥集群效应,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常兴果蔬深加工小区以金源酒业、多库酒业为龙头,建设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葡萄酒等果蔬加工小区;大屯电动童车小区以佳诚电源为龙头,制定发展规划,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将大屯打造成为辽西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电动童车的生产基地。
专栏5:石墨产业发展目标
|
矿区开发面积
|
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
生活设施配套区建设
|
建设
进度
|
入园
企业
数量
|
总投资
(亿元)
|
年产值
(亿元)
|
年缴
税金
(亿元)
|
就业
人数
(万人)
|
建设
目标
|
5平方公里起步区
|
完成5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完成5.47平方公里二期动拆迁和五通一平工作
|
20家以上
|
100
|
50
|
5
|
1
|
建成国家级产业园
|
完成占地0.5平方公里配套区在北镇新城区的选址建设
|
五、强化培育支柱骨干企业
继续实行政府领导包企业、包项目制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德营集团、天晟重工、海劲集团、金海纸业、五峰农业、恒信集团、尹家熏鸡等龙头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壮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国测石墨项目,尽快实现石墨矿开采和石墨产品深加工,做好石墨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和加工企业引进工作,尽早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经济效益。实施中小微企业促进工程,从政策扶持、社会服务、权益保护等方面入手,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企业升级改造,进入骨干和规模企业行列。
六、做大做强建筑业
以做大做强建筑业为重点,优化全市建筑业资源,构建合理的行业组织结构,培育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的较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建筑劳务基地,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初步形成以建筑施工、安装为主,建筑机械、材料、产品出口为辅的外向型产业格局,进一步拉动城乡群众就业。全面提升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施工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四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以破解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为导向,积极推进在体制机制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创业发展、民生事业改善等重点领域的探索创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经济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划、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强化政府能力建设,增强承接上级下放审批事项的能力。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职能和作用。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与服务,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集团。
三、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在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适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受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推动信用法规和制度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统一征信系统,积极推进信用信息征集、整合和共享。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加大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市场交易中的应用。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第五节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以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和质量效率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安全、互通互联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公路建设
干线公路。中修京哈线,全长61.4公里,其中北镇至羊肠河段18.7公里改扩建成一级公路;大修改造庄林线一级公路,全长3.4公里;中修改造奈广线二级公路,全长29.5公里;大修中新线,全长32.3公里;大修小小线二级公路,全长21.2公里;大修鞍羊线,全长23.2公里,其中路面改扩建14.4公里;改扩建法盘线高山子镇内路面2公里;新建沟帮子外环路一级公路,全长14.1公里。
县级公路。中修沟高线,全长40.9公里;中修北大线,全长25.8公里;大修北阁线,全长5.7公里;大修北青线,全长19.7公里;沟青线,大修一级公路2.3公里,中修二级公路19.2公里;大修改造北闾线,全长28.9公里。
农村公路。改扩建闾五线路面,全长8.4公里;新建村屯油路300公里;大修老油路200公里;中修500公里;新改建桥梁20座;乡村级公路提级里程400公里。
二、铁路建设
全力配合国家修建朝盘铁路联络线(北镇段)。
三、邮政通信
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配送仓储中心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服务“三农”的邮政物流配送网络。继续推进光进铜退,完成覆盖全市的光纤到户工程,新建3G基站85座,新建4G基站240座。“十三五”期末,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7部,宽带用户达到10万户。管道改造120公里,新城区全部实现光纤到户。
四、能源建设
充分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新型秸秆燃料和沼气资源。推进中电装备北镇风电公司项目,新增2兆瓦大型风电机组24座。
五、水利设施
充分利用辽西北供水以保护我市地下水资源,建净水厂2座,配水厂4座,铺设管路50公里。加快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完成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维修改造、新建、拆除重建排水站77座。“十三五”期末,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亩,中小河流整治共计75公里。
专栏6: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
公路工程:新建沟帮子外环路(一级)14.1公里;改扩建京哈线北镇至羊肠河段(一级)18.7公里、鞍羊线其中14.4公里、法盘线2公里、闾五线8.4公里;大修改造庄林线、中新线、小小线、鞍羊线、北阁线、北青线、北闾线、沟青线(一级),中修改造京哈线、奈广线、沟高线、北大线、沟青线(二级)。
铁路工程:朝盘铁路联络线(北镇段)。
能源工程:五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中电装备公司北镇大市风电项目,太阳能极板生产线、发电、并网,沟帮子经济开发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
水利工程:辽西北供水工程、黑鱼沟河治理开发、沙子河改造工程。
|
第四章 协调发展 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创新发展、差异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以现代化的新观念、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为内涵,依靠改革开放、科技进步、政策创新、项目带动,将服务业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做足文章,补足服务业发展短板。
一、形成特色服务业发展体系
按照“资源整合、产业集聚、服务共享、辐射带动”的总体要求,以集约化、规模化、体系化和特色化发展为导向,以文化休闲特色优势服务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领域,以推进“互联网+”行动与各型企业、产业深度融合为重要依托,与城镇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统筹安排,加快形成具有鲜明北镇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促进服务业发展总体质量水平快速提升,努力塑造北镇现代服务业特色,把北镇建设成为辽西地区的服务业集聚之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实施好《北镇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的十项重点工作,建设好北镇特色文化旅游休闲服务集聚区、北镇中心商贸集聚区、沟帮子现代物流集聚区,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亿元以上,争取再增加一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北镇市果品交易中心市场,推进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成立北镇市电子商务协会,建设北镇市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打造成全省首个县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202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38%。
二、打造三大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特色文化旅游休闲服务集聚区。以北镇庙、青岩寺、大观音阁、森林公园、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各景区布局,以“镇山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乡村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祈福文化”为主题,依托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休闲度假区、保健疗养和体育运动基地等,挖掘和开发自然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民族医药等优势资源,强化旅游、健康服务和文化展示等功能,建设发展集旅游开发、保健疗养、休闲养老、体育运动,以及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旅游商品研发与交易、特色餐饮、金融和信息等相关服务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该集聚区建设和发展,促进特色优势服务业与相关工业、农业和民族民间文化的融合互动发展,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对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及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带动提升作用的集聚区,并打造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先行区、民族文化保护示范区、健康服务发展引领区,促进文化旅游和健康服务产业加快扩张和转型升级。“十三五”期末,集聚区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建设北镇中心商贸集聚区。培育龙头企业,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万隆购物广场、北百集团、明轩酒店、北镇大厦等龙头企业。加大各类新型商贸企业引进力度。鼓励国内外知名商场、超市等连锁企业入驻我市设立营业网点,开设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型商贸业态,抓好万隆购物广场、中百商厦等引进商贸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以先进经营理念与模式,加快带动、提高全市的整体商贸水平。
建设沟帮子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沟帮子现代物流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物流企业和机构入驻,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多式联运等,把沟帮子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半径大、带动力强的现代物流集聚区,逐步发展成为辽西乃至全省的物流服务的标准化基地、专业化基地、物流和其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产业创新基地,提高物流产业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周转速度。
三、建设两大市场
建设北镇市果品交易中心市场。北部以大市果品交易市场为依托,连接正安、富屯为重点片区;南部以常兴店果品交易市场为依托,连接鲍家、闾阳为重点片区。将北镇市果品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北镇葡萄及果品的集散地。
推进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项目改造。加大力度推进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与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合作项目。以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窟窿台市场为龙头,以经纪人、中介组织、加工企业为纽带,规划占地10 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采取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注重引进资金、新技术、新品种及相关加工企业,加快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步伐,努力打造一流、精品、现代的蔬菜批发市场,与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并驾齐驱。
四、建设一个电子商务园区
大力扶持自身有潜力、未来能发展为“互联网+”型的企业,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政府适时引导成立市电子商务协会,带动我市电商企业规范发展。利用阿里巴巴投资100亿元建设农村网上商城的机会,开创性地发展北镇电子商务。与1号店洽谈,建设特产中国北镇县级馆,为北镇土特产品开通网上销售高速公路。探索建立“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以佳和谷物为龙头建设北镇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物流集散中心,园区为进驻电商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仓储、打包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创造园区与电商双赢的运作模式,“十三五”期末,将电子商务园区打造成县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专栏7:服务业发展10项重点工作
|
1、建设服务业集聚区;2、抓好商品交易市场;3、建设物流园区;4、打造品牌展会;5、完善商业业态;6、发展旅游业;7、做大做强熏鸡产业;8、培育特色餐饮小吃;9、挖掘历史文化;10、提升金融业
|
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优势,不断挖掘和发挥巨大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坚持实施旅游牵动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既支撑服务业发展,又突出于服务业之外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实现旅游经济的高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贡献。
坚持旅游牵动发展战略,围绕“祈福灵境,养生宝地”的旅游形象定位,弘扬“镇山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乡村文化”四大旅游品牌,高起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加强经营管理,强化统筹协调,构筑全市大旅游格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北镇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为重点,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全力发展培育以旅游观光、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商品集聚辐射优势,壮大提升行业队伍素质,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体系,整合资源,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向整体营销和整体经营的方式转化,提升竞争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百亿集聚区。整合医巫闾山旅游资源,把青岩寺、观音阁、大芦花、森林公园、北镇庙、广宁古城、灵山、双峰寺、双龙寺、五佛寺、天仙观、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和闾山一线的宾馆、饭店、农家院、采摘园、商业网点、温泉度假区等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整合发展,在“十三五”末期实现百亿旅游集聚区。
打造10个“国字号”品牌。分别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示范县、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建设不同风格特色风景区。“十三五”期间,全市在巩固发展好传统景区基础上,再建成五佛寺度假旅游区、千家寨风景区、大朝阳风景区和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达到13大风景区规模,其中3A级以上景区达到7处,4A级景区达到4处。
实施“5×2”工程。建设2个集散中心:以常兴店镇聂屯村为节点的南部旅游服务集散中心、以北镇庙为节点的北部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建设2个温泉度假区:千家寨温泉度假区、大朝阳温泉度假区;建设2个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区:五佛寺休闲度假区、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度假区;建设2个宗教文化休闲禅修养生区:青岩寺佛教文化休闲禅修养生区、千家寨道教休闲禅修养生区;建设2个旅游商贸购物中心:沟帮子旅游商贸购物中心、北镇万隆旅游商贸文化购物中心。
打造百里梨花带和百里农业休闲采摘带工程。以闾阳镇至大市镇山区乡镇为一线,以罗罗堡镇鞍羊线公路、观音阁街道旅游路及富屯街道龙岗子村为核心建设百华里梨花带和百华里农业休闲采摘带,在梨花带区域内设置多处梨花观赏点和停车场。
“十三五”期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完善2个游览组团、分别建设3个服务中心和4个服务基地、实现5大功能分区,形成完整而紧密的产业链,旅游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产品逐步融入以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为基础的国内市场和以东南亚、日本、韩国、俄罗斯为重点的国际市场,“祈福灵境,养生宝地”品牌打响叫亮,将北镇打造成为东三省及京津冀地区旅游祈福度假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创建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20年,进入北镇市域游人数量达到年10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实现4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
2个游览组团:由观音阁景区、森林公园、北镇庙景区、广宁古城景区、龙岗子景区、天仙观景区、双龙寺景区组成的文化名山游览组团;由青岩寺景区、大芦花景区、灵山景区、双峰寺景区、五佛寺景区、千家寨景区、龙宝峪景区、吐云寺景区以及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组成的宗教文化游览组团。
3个服务中心:玉泉湖旅游服务区、龙门山庄旅游服务区、鹰湖山庄旅游服务区。
4个服务基地:北镇城区、罗罗堡镇、常兴店镇、闾阳镇旅游服务基地。
5大功能分区:风景游赏区、古城风貌区、生态恢复区、环境协调区、旅游服务区。
|
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坚持大局观、区域性、一体化旅游发展思路,主动融合辽西旅游整体资源,打造辽西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产品,使我市成为辽宁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重要节点。以发展观光旅游和宗教旅游为切入点,加大旅游项目投入,开发建设旅游精品,带动旅游供给和相关产业发展,构筑产业链,形成大闾山旅游经济区。实施好青岩寺景区二次创业工程;建设镇山文化基地、宗教文化基地、历史(辽)文化基地、乡村文化基地;巩固提升以梨花节为代表的特色节庆活动的品牌影响力;开发建设北镇医巫闾山温泉旅游休闲度假村和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温泉度假村,努力构建北镇温泉旅游聚集区新格局。“十三五”期间,北镇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五佛寺、千家寨、大观音阁、青岩寺、大芦花、灵山、双峰寺七个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到7.9亿元。
扶持旅行社发展。扶持旅行社扩大规模,强化旅行社建设,促进旅行社接待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积极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创办合资旅行社,不断提升旅行社的规模效应、抗风险能力和地接能力与水平。提高现有旅行社的质量,形成梯级结构,培植1-2家大型龙头旅行社。鼓励组织各种形式的联合体,旅行社的产品经营向综合化、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各旅行社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扩大导游人才队伍,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到2020年,全市导游及从业人员规模扩大到5000人,发展旅行社力争达到15家。
做优旅游餐饮住宿业。对新、老城区酒店设计布局实行“量身定做”。老城区鼓励对现有酒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新城区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与新区功能和商务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协调的新型酒店体系。鼓励发展分时度假公寓等新型住宿设施。加快编制县域“农家乐”发展规划,鼓励引导有条件的镇、村发展适合当地旅游需求的特色农家院。以北镇古城区为重点区域,打造美食城,完善美食街、特色餐饮区、风味小吃一条街和便捷的中西快餐店;农村乡间以农家餐馆、农家菜为主,叫响北镇特色农家饭菜的品牌。“十三五”期末,全市建成10个三星级以上宾馆,其中四星级3家,五星级1家,经济型饭店及农家院达到100-200家的建设规模。
强化旅游商品规划开发。深入挖掘镇山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等内涵,以日用消费品和民俗产品为重点,加快旅游新商品开发。积极引进代理销售业务,促进小商品流通集散,建立健全旅游商品专卖店。重点开发反映北镇风情、民族特色、具有地方特点的旅游纪念品,创新旅游商品营销方式,发展旅游商业区,设立旅游定点商店,建设旅游购物街,整体促销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十三五”期末,全市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旅游定点商店(场)达到10家以上,增大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开发旅游文化娱乐产品。挖掘古城文化,以发展夜经济为突破口,打造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民风一条街,将北镇厚重的历史底蕴、独特的祈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通过合理组织,形成旅游线路,建成北镇特有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加强城区及重点城镇的公共娱乐广场、文娱网络化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其成为北镇文化展示的窗口。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梨花节、特色书画展等地方节庆、会展活动和民俗民风的展示,品味北镇祈福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增强游客的旅游记忆痕迹,提高北镇旅游的文化品位,形成北镇独特的地方旅游特色和感召力。
持续改善旅游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北镇市区至全市各旅游景区及各旅游景区间的交通条件。推出1-2家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交通运输企业,鼓励引导旅游行业并购联合。加强客运旅游车辆管理,积极发展高档旅游车型,加快对老旧车型的更新换代,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严把旅游车辆营运准入关。“十三五”期末,我市旅游车辆档次提升到中高级水平。
专栏9: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资
|
景区名称
|
投资额(万元)
|
五佛寺景区
|
50000
|
千家寨景区
|
8000
|
大观音阁景区
|
7000
|
青岩寺景区
|
6000
|
大芦花景区
|
4000
|
灵山景区
|
2000
|
双峰寺景区
|
2000
|
第三节 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培育特色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发展完善以北镇城区为行政文化旅游中心,以沟帮子经济开发区为工业经济和产业集聚中心,以中安、廖屯、闾阳等新市镇为补充的“一县两城、多点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北镇城区继续疏解老城人口,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最大限度保持古城核心区风貌。城区西南部集中发展居住新区,接纳老城疏散的人口,疏解老城功能,体现城市的时代特征;东南部借助阜盘高速和102国道改线,集中发展产业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西部集中发展旅游新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十三五”期末,市域人口规模达到53.5万人,北镇、沟帮子两城区建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20平方公里左右。北镇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3平方米以上;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0%,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老城区建设按照“辽蕴明风、田园古城”的规划建设理念,突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发展,坚持“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相结合的方针打造内涵型城市形象。以鼓楼、石坊及双塔为中心,对周边区域进行保护性改造,逐步疏解老城人口,调整用地功能,改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做到既保护北镇的历史风貌,又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彰显北镇的城市特色。
按照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宜居乡村的建设要求,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定期评估工作,坚持“建管并重”,严格规划建设项目管理,强化城市管理执法职能,提升依法管理城市水平。加大违法建设控管力度,提高市容环卫管理水平,大力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违法违章建设、违法占道经营、违章设置户外广告等顽疾,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规范城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打造符合北镇旅游名城定位的城市面貌。建立健全城市建设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城市供热、燃气、人防、防震减灾等领域的安全管理,保障城市建设与运营安全。普及全民城市安全意识,提高城市建设安全预警能力。实现“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的总体发展目标。
专栏10: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住房建设工程:东环南路周边旧区改造、鼓楼西北周边旧区改造、双塔公园周边旧区改造、广宁新区住宅建设、高中东侧区域改造、闾山小镇建设、迎宾小区住宅开发。
城市路桥工程: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老城区路灯改造工程,新区道路(康泰路、梨花大道、和谐路)、排水、照明工程,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项目。
城市给水工程:新区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
城市排水工程:老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新区污水截流干管工程、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实施工程。
城市供热工程: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二期工程。
城市燃气工程:CNG汽车加气站建设。
城市环卫工程:垃圾中转站建设、粪便处理厂、东门外村垃圾堆放场封场工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绿地系统建设工程:群众户外健身活动中心、玉带河滨水公园、玉泉河公园建设,万紫山公园改造工程;一高中东侧绿地、广宁东路绿地、河畔新城东侧临街绿地建设;广宁新区东南边界防护林、头道河防护林、玉带河防护林、玉泉河防护林、护城河防护林、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场防护林、中心城区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城乡结合部防护绿地等防护绿地建设;广宁新区道路绿化建设;老城区中兴街、观音堂胡同等胡同绿化建设;迎宾大道绿化建设。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十三五”期末,全市乡镇总体规划编制率达到80%,行政村总体规划编制率达到40%。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搞好农业水利化、机械化、良种化、产业化、生态化“五化”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化市场体系、标准化示范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标准化农田设施“五大基础”建设,全方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积极稳妥实施薄弱农村学校改造。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常态化清理农村垃圾、污水、粪便,建设农村垃圾集输运一体化体系,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十三五”期末,全市所有村屯全部达到“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标准。
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加快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吸纳农村人口。重点建设沟帮子铁南工业园区及锦州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实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融合。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及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传统农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促进服务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以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有效转移农村人口。加强乡村文化和绿色经济建设,打造一批历史文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沟域经济等特色乡村。
第四节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的精神力量,加快创建“中国祈福文化名城”,全面建设“文化北镇”。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民道德实践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大力弘扬“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北镇精神,营造文明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
围绕打造“中国祈福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原则,认真挖掘北镇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培育一批国家级文化代表人物,深入开展祈福文化研究,普遍营造祈福文化氛围,建设高标准祈福文化园,设计建造祈福文化景观,科学筹备举办以祈福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展演、书画展、旅游产品创意大赛等“祈福文化”活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培育闾阳镇木刻艺术产业,加强常兴店镇葫芦基地建设;完善北镇忠仁美术馆功能,打造北镇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整合书画、剪纸等具有我市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扩大对外宣传,逐步形成产业优势。
加强祈福文化名城基础设施建设。与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相融合,投资兴建祈福广场、祈福文化园、祈福博物馆、祈福民俗馆、祈福文化体育场馆、祈福大道、祈福一条街,展现祈福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北镇祈福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定位,建设公益性多功能数字化影剧院;与宜居乡村建设相结合,对全市乡村文化广场以福气、福运、福寿等重新命名,统一制作标识;与特色旅游发展相契合,做大做强以尹家熏鸡为代表的祈福文化工业旅游示范点,以农家院和采摘园为代表的祈福文化农业旅游示范点,用我市的特色农业、老字号工业和生态环境吸引省内外游客,树立“祈福灵境,养生宝地”的品牌。
强化对“中国祈福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的保证措施。将祈福文化建设纳入对政府部门及乡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发展同步部署、实施和考核。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建立健全文化单位、文化企业、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和文化人才协调合作的联动机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祈福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创建祈福文化名城活动经费的保障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财政对祈福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保证祈福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全市财政总支出的1%。
专栏11:创建中国祈福文化名城重点项目
|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北镇市博物馆建设项目、1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8个乡镇标准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所有行政村文化活动广场全覆盖建设项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北镇市祈福民间艺术团、文化馆及图书馆晋升到国家一级馆、培育业余文化团队20支、完成城镇4个社区书屋建设、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成使用率达到100%、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每年举办一次群众文化艺术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北镇庙行宫遗址保护工程,复建北镇庙宫墙、配殿、朝房、贞观祠、土地祠、城隍祠、道房、僧房、神库、神厨工程,广宁城墙西段、北段保护工程,辽代乾州城大遗址保护工程,新立辽代建筑遗址保护和科学发掘工程,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纪念馆维修与展示工程。
|
第五章 绿色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第一节 加快建设“美丽北镇”
建设“美丽北镇”是“四个北镇”建设的基础,充分利用北镇的自然和生态资源禀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推进环境保护、绿色产业、生态城市、优美乡村、城乡基础设施等各项工作,达到人居环境优良、绿色产业繁荣、生态经济振兴、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争创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市,80%以上的乡镇争创国家级优美乡镇,让环境成为我市旅游产业和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区,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市人民的美丽家园和周边大中城市的后花园。
第二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级园林城,充分发挥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作用,突出抓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重点建设造林绿化、有机绿色及无公害生态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景区“三区”划分、五峰稻壳发电和西北山区风力发电、“三场”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集中供热和分散燃煤小锅炉取缔、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富屯街道废旧石场生态恢复等十一大生态工程,推进富屯街道龙岗子、石佛古村落保护工程。到2020年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亩,全市通道、水系绿化率达到90%以上,境内荒山绿化率达到95%以上,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农村生活中的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全市80%以上乡镇创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园林城。
<!--[if !supportLists]-->第三节 <!--[endif]-->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全面开展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治理等既具有全局性又直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有效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环境风险防范,维护环境安全。加大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将新建水源地列入标注水源地保护区域。到2020年,现有处理标准为一级B的污水处理厂全部升级改造为一级A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生态示范区,力争大市等国家级公益林建设单位分别建立一个不少于500亩的生态公益林示范区。
第四节 节约高效利用资源
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发展节水型企业,推进再生水回用与再生水管网建设工程,加大城区雨污分流和存蓄雨水设施建设力度,实现资源化开发利用。
加强开发用地节约集约化水平,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十三五”期末,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03.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00.5万亩,土地整治总面积保持在13.5万亩以上。
坚持不懈地抓好砂石及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和回收利用规范化。“十三五”期末,工业用水重复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明显提升。
第五节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以高效节能技术应用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实施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程、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工程、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煤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工程等。以全过程管理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节能施工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以交通模式优化促进交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推进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型车辆应用。打造“链条经济”,到2020年建成30个符合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要求的重点企业。
综合运用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确保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准入准则。淘汰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继续实施一批脱硫、脱硝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推进清洁生产。
专栏12: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
|
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碳汇示范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封山育林工程,林分改造与森林抚育经营工程,生态示范林建设工程,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珍贵树种基地建设工程,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滨河两岸生态改造工程,北镇东、西、南桥生态治理项目,北镇市污水管网完善项目,北镇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富屯街道龙岗子、石佛古村落保护工程,富屯街道废旧石场生态恢复工程。
|
第六章 开放发展 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第一节 强化开放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沟帮子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及开放合作带动作用,依托铁南工业园区,提高加工贸易承载力和吸引力,切实把沟帮子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加快发展的平台。
加强两大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宏伟集团、尹家熏鸡、夫宇食品等重点企业,打造沟帮子放心食品,建立东北亚绿色食品基地。巩固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培育以天晟重工、恒亚内燃机、鹏翔挂车、盈月电动车为龙头企业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加快龙头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现有骨干企业,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企业苦练内功,降低成本;引导企业改变传统生产和经营模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符合沟帮子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的税源型企业。
完善铁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7.32平方公里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逐步完成2.68平方公里拓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铁南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五通一平”,达到项目即来即落水平。
第二节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继续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升利用外资的整体水平,拓宽招商引资产业领域,集中力量打胜项目攻坚战。适应国家关于招商引资方面的新政策,探索符合北镇实际的招商新招法,突出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资源招商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小团队招商,重点强化产业链招商,延长加粗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挥好石墨、旅游、生态资源优势在招商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乡镇和部分职能部门招商工作的考核力度。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环境治理等领域,积极推广PPP合作模式。抓好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重点大项目的推进落实工作。五年内新上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1亿元的项目达到40个,力争新上5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的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十三五”时期,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实现1.3亿美元,年均增长10%。
第三节 开拓域外市场空间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挥北镇的农业产业优势,将蔬菜、水果等北镇特色农产品打入俄罗斯和蒙古。围绕我市石墨、工业炉等高技术产业,挖掘和培育新的外贸进出口增长点,做大做强出口品牌,支持天晟重工扩大对境外国家的出口供货。积极融入锦州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东盟的产业承接经济带,特别突出环渤海地区及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瞄准产业转移的新特点,跟踪相关产业和项目,寻找相对竞争优势,搞好项目对接,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十三五”时期,全市域外引资额累计实现309亿元,年均增长10%。
第四节 扶持企业增资扩能
积极帮助本地企业对外推介,吸引社会资本以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进行合资合作。引导企业引进新投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制定出台外贸促进政策措施,主动抓好国家、省、市鼓励出口扶持政策的落实,协调出口企业各方面的关系,扩大现有企业出口潜力。通过业务培训、政策资金引导和组织参展等措施,充分挖掘和鼓励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多方向努力,扩大全市出口总量。“十三五”时期,全市出口创汇额累计实现2亿美元,年均增长10%。
大力整治损害招商引资环境的行为,依法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投入,着力改善投资项目落地的局部硬件环境,为投资项目解决好用地、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条件;重视和解决好外来投资者子女入学、就医、居住等一系列生活方面的困难,着力构建招商亲商、安商扶商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以优良的招商环境谋求招商引资新优势,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专栏13:境外合作企业及主要产品
|
锦州天晟重工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等地出口供货,主要产品是工业电石炉。
各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相关农事企业向俄罗斯、蒙古等地出口供货,主要产品是特色蔬菜、水果及其深加工产品。
|
<!--[if !supportLists]-->第七章 <!--[endif]-->共享发展 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第一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求,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运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实现我市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确保财政扶贫配套资金投入到位、使用到位。积极争取以工代赈、少数民族扶持专项资金等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整合部门各项涉农惠农资金,最大限度地向贫困人口倾斜。到2017年,全市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第二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政府投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实现老有善养、病有良医。全面实施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办法,大力缩小城乡差距。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促进城乡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实现应保尽保。构建以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覆盖城乡所有居民。“十三五”期末,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2万人、11万人、4万人、3万人和2.3万人。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与救助工作,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残疾人共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三节 提高教育体育水平
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为重点,2016年完成涵盖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三通两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从2017年开始分阶段打造数字化校园,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到2020年,全市每个乡镇至少拥有一所达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动发展;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鼓励和支持我市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和实验,为优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以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为导向,坚持依靠行业、企业办学,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
建设专业化优质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实行教师师德问责制。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强化自主研修。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目标,实行订单式全员培训,落实搞活校本研修,促进自主发展。加强干部培训,提升管理水平。荐举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创新名师培养机制,打造名优团队,举行名师提高班和名师培养对象研究班,满足并促进师资的需求与均衡。
打造北镇特色教育品牌。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和学校品质,形成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态势,到2020年全市有20%以上的学校成为地区领先、省内知名的特色学校,100%的学校建成市级特色学校,具有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力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批具有北镇特色的地方课程,到2020年初步建设省级有影响的特色课程2-3个、市级有影响的活动课程3-5个,创建新一轮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3-4个、省级实训基地3-4个。倾力开展德育工作新体系建设工程,逐步建设行政主导、学校实施、家长和社区参与的立体化德育工作新体系。
提升社会体育工作水平。以更高起点规划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力度,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体育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新建1座体育中心,改变目前业余训练基地规模小、项目少、布局分散的现状,形成点线结合、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体育设施布局。努力构建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充满活力的体育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以体育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与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四节 推进卫生事业进步
到2020年,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间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鼓励民营资本兴办各类医疗机构,启动精神病医院、眼科医院等多家专科医院建设。推动建设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推动医养结合,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
在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公益性标准化村卫生室,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继续创建卫生村、镇,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培养中、高级卫技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努力扩充高级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
到2020年,实现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基本覆盖并实现信息动态更新。普及居民健康卡,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市结核病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市中医院10000平方米门诊楼建设项目、市人民医院病房楼改造及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北镇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楼、沟帮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楼建设项目。
第五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推进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十三五”期末,全市增加出生人口1.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保持在6.4‰和0.75‰左右。
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加强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民办公助政策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办养老机构,拓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力争所有街道、乡村均建有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为农村的留守老人建立日间照料服务活动站。全面落实80 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津贴政策。
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促进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分享经济资源的权利,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参与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促进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全面铺开并完成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争创工作。
第六节 创新民族工作格局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握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民族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创新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寺庙”活动,树立和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将我市打造成各民族群众共同的温馨家园。
推动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民族资金,支持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满族特色村寨和锡伯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定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项目规划,打造一批做的实、效果好的民族项目。努力为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落实优惠政策,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会参展,拓宽海内外市场,“十三五”期间,新增一批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第七节 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牢牢坚守生命红线,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改革创新,改进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到2020年,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基本形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显著降低,全市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构建全面覆盖的监督体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督网络,落实监管责任,在乡镇层级设立县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强化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发挥食品药品监管优势和监管执法效能。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建立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信息直报系统,全面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完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互联互通体系。2016年启动食品安全放心县创建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强化社会稳定的源头治理,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推进风险评估工作,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依法终结制度,健全司法求助制度,突出法治在信访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健全网格化管控,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推进平安系列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平安先进市。“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防控网。
防灾减灾。建立市、乡两级灾害应急响应指挥平台,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每村每社区至少有一名灾害信息员。加强全市突发预警发布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设。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灾害管理体制,不断加大各级救灾资金的投入。推进以社区、学校、乡村为重点的减灾宣传工作。加快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全市救灾物资仓储能力,增强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优化消防装备配备,加快城市消防水源建设,全面提升全市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处理。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人防应急移动指挥平台,做好人防工程和信息化工作。“十三五”时期,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人防工程总面积新增5000平方米,人民防空工程利用率达到100%。
第八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完善民主决策制度,改进和完善政府决策制度,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决策听取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进一步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和公正执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广泛开展公民意识和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实现《纲要》确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跟踪监督、适时修订的实施和保障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法制化、制度化水平。
第一节 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切实做好人才战略研究、人才发展规划制定、人才重要政策统筹、人才重点工程策划和人才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依托产业需求着力吸引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北镇工作、创业或开展技术咨询活动,聚集一批在关键领域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一批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开发和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急缺专业人才。探索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模式。到2020年末,全市人才密度大幅提高,人才总量达到3.9万人,其中党政人才保持在3000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5万人,企业管理人才达到3000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8万人。
第二节 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十三五”时期,按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税源和就业、牵动带动作用强的原则,谋划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共34个,预计总投资规模约200亿元。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包装储备和动态管理重大项目库。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加强审计监督,确保顺利实施。继续实行重大项目考核机制,将重大项目完成情况做为绩效目标责任单位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力度,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对外合作,加大对外对内招商引资工作;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各类投资;鼓励支持民间资金投向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加强银政、银企和基金机构对接,争取更多贷款和基金支持。政府财力集中用于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社保、城市安全等公共服务事业支出及各项需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
专栏14: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
1、锦州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2、辽西北供水工程;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4、沟帮子开发区棚户区配套基础设施;5、沟帮子沙子河改造工程;6、五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7、北镇新区道路、排水、路灯工程;8、北镇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9、北镇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10、沟帮子开发区外环路项目;11、罗罗堡镇黑鱼沟河治理开发;12、富屯街道新型小城镇多功能区建设;13、高山子镇新农村建设项目;14、锦州大北农有限公司现代化种猪繁育场项目;15、北镇南部旅游服务聚集区项目;16、医巫闾山千家寨温泉旅游文化度假区项目;17、闾阳镇五佛寺休闲度假区项目;18、罗罗堡镇生态休闲旅游项目;19、青堆子镇光伏产业项目;20、医巫闾山天仙观旅游开发建设项目;21、大市镇铧山风景旅游度假村建设项目;22、富屯街道龙岗子景区综合开发项目;23、富屯街道辽陵景区开发项目;24、沟帮子铁南工业园区拓展区建设工程;25、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26、观音阁街道满镇度假村项目;27、观音阁街道旅游度假村项目;28、广宁街道仓储物流项目;29、中安镇农产品深加工建设项目;30、沟帮子开发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31、北镇老城区鼓楼西北区域棚户区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常兴店镇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33、常兴店镇沟青线、北闾线公路拓宽项目;34、中电装备公司北镇大市风电项目
|
第三节 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强化政策导向,完善政策保障,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相关内容,进一步细化财政、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加强政策储备。在国家、辽宁省和锦州市政策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北镇发展的相关政策。
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纲要》经过北镇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具有法律效力。要举全市之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三五”规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52个专项规划和20个乡镇规划。专项规划和各乡镇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进行对接,将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市政府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强化落实。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促进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由市发展和改革局对《纲要》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如需要对《纲要》进行修订,由市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