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编号: | 发文日期: | 2008-03-05 | |
公开范围: | 全面公开 | 查阅次数: | |
信息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
信息名称: |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北镇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北镇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深化改革、维护稳定、改善民生,开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负重前行、艰苦创业的五年,是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五年,也是发展迅速、成效突出的五年。 一、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的五年 ──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预计 ( 以下数字均为预计 ) , 2007 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56 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 15% ,比 2002 年增长 76% ,年均递增 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 1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 ,比 2002 年增长 2.3 倍,年均递增 26.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 ,比 2002 年增长 80.7% ,年均递增 12.6%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 5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 ,比 2002 年增长 98% ,年均递增 15% 。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突出发展二产,多元搞活三产,稳步提升一产”的原则,逐步提升二、三产业比重,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 19.1 亿元、 18.5 亿元和 18.4 亿元,五年年均分别递增 9% 、 15% 和 11% ,三次产业比例由 2002 年的 45 : 19 : 36 调整到 34 : 33 : 33 。 ──经济效益增长迅速 。过去的五年,受税费改革和个体私营业户税收起征点提高等减收因素的影响,我市财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情况下,全市上下迎难而上,稳妥操作,大力培植财源,强化增收节支,逐步摆脱了困境,扭转了局面。特别是年初以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实现了较大突破, 2007 年实现 12260 万元,超预算 35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3% ,按可比口径比 2002 年增长 1.2 倍,年均递增 16.6% 。其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分别实现 8282 万元和 3978 万元,两项收入的比例为 67.5 : 32.5 ,非税收入比例比上年下降 5.7 个百分点。五年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在圆满完成保工资、保社保、保稳定、保运转等刚性支出任务的同时,加大了教育、公共服务等支出,全市一般预算支出达到 51710 万元,五年年均递增 16.2% 。 二、过去的五年是支柱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五年 ──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工业项目建设和规模企业发展取得实效,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石油化工、矿产建材、纸塑包装、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五年共新上投资超 500 万元的大项目 105 个,共新增产值能力 30 多亿元,新增税收能力 2 亿元。特别是 2007 年,项目引进之多、工业增速之快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全市新上 500 万元以上的项目 29 个,其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 17 个,投资 1.5 亿元的恒亚内燃机配件项目是我市引进的第一个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五峰米业米糠油和稻壳发电、德营集团储油等一批重点项目规模也比较大。通过项目建设带动,规模企业户数达到了 70 户,比上年增加 16 户,比 2002 年增加 43 户。规模企业总产值达到 3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 ,比 2002 年增长 5.7 倍,年均递增 46% ,超额完成了“工业倍增”任务。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沟帮子开发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开发区,“二次创业”成效明显,率先崛起的势头迅猛,累计新建、扩建千万元以上项目 30 余个,完成了铁南工业大道等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北镇工业园区也正在规划建设当中。 ──农业产业化实现提质增效 。加快“一产做洋”步伐,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组织化经营、农田基本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先后夺取了抗击禽流感、严重干旱和特大暴风雪等战役的胜利,把灾情损失减到了最低。五年来,新建 50 栋连片的高效蔬菜温室小区 156 个 , 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160 个。 16 个绿色品牌、 54 个品种的农产品通过了“三品”认证,面积达到 137 万亩。五峰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农事龙头企业达到 30 户,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30% 以上。发展绿野果蔬专业合作社、隆源食用菌合作社、广宁干红辣椒合作社、中安番茄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 65 个,其中已注册的合作社就达 30 个,共吸纳农民会员 1.3 万人,吴家乡双峰水稻全程机械化合作社的经营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和设施建设,累计完成造林 19.4 万亩,完成重点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613 项,整治绕阳河干支流堤防 144 公里,整治中小河道 25.7 公里,新打各类灌溉井 3 万多眼,新建改建饮水工程 115 处,治理小流域 14 万亩,有望夺得“大禹杯”三连冠。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 65.3% 。 ──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旅游宣传、景区开发、设施建设、配套产业均取得重大进展,大旅游框架初步形成。加大整体宣传促销力度,举办了闾山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 30 余次,印制了《北镇医巫闾山》、《北镇旅游》画册、《北镇旅游导游汇编》和《北镇旅游导游图》,发放各类宣传品近千万份,与 600 余家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景区建设成效明显,累计投入 1.3 亿元,新开发了大芦花、五佛洞、天仙观、灵山寺四个景区,完成建设项目 200 余个,十大景区格局业已形成,闾山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加强旅游环境整治,成立了旅游执法大队,有效解决了“黑车、黑店、黑导”和佛教用品经营混乱等问题。 2007 年全市旅游直接收入实现 900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1% ,比 2002 年增长 7.5 倍,年均递增 53% 。接待游人 21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1% ,比 2002 年增长 3.2 倍,年均递增 33% 。 ──流通服务业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共新增个体工商户 4489 户,达到 1 万多户,流通服务业税收占全口径税收的 30% 以上。其中仅 2007 年就通过清理无照经营、完善窗口服务、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发展个体工商户 2200 户,比 2006 年增长 4 倍多。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店 90 户,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扩建、大朝阳旅游山城、佳家福超市、塞北明珠 KTV 娱乐城、银泰商场等项目投资均达千万元以上。 三、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五年 ──全力加快对外开放 。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完善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了项目库,开展了多次招商活动。五年来,域外引资额累计实现 21 亿元,其中 2007 年实现 4.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 。出口创汇累计实现 2300 万美元,其中 2007 年实现 1000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64%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 1870 万美元,其中 2007 年实现 700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40% 。 ──不断深化体制改革 。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合并行政村 100 个,合并中小学校 68 所;完成了畜牧兽医系统、农村信用联社、乡镇防保站、林业局苗圃、农发局原种场体制改革,职工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完成了党政机关编制实名制录入工作,理顺了乡镇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非税收入、乡镇财政、增收节支、政府采购等管理体制;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林权制度改革完成 32.9 万亩。 ──扎实推进国企改制。 共完成化肥厂、集装袋厂、北百大楼等 20 余户国有企业改制,并轨安置职工 5000 多人;完成了 17 个粮食购销企业、 6 个乡镇卫生院、 8 个乡镇供销社、 8 个交通局下属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改制后重组的汽车改装厂、远航化肥、三鸽水泥、北百大楼和各粮食企业都重新焕发了生机。 四、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五年 ──城市功能再上台阶。 加大城市开发改造力度,依法动迁居民 2320 户,拆除各类建筑 13.4 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 62.4 万平方米,吸纳城市人口近万人;其中仅 2007 年就增加 20 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完成了育才路、老爷庙西胡同、玉泉北街、文家胡同等 10 条街路拓宽打通工程,全面维修了城内主要干道,更新改造城区部分给排水管网,完成了城市内环、南关至收费站、北阁线等路段的路灯安装工程,开通了城市公交车。完成了万紫山公园、老爷庙市场和万紫山水源地供水改造工程。投资 200 多万元,更新改造了市政和环卫机械设备。安装公共健身器材 100 余套,新增城市绿地面积 7 万平方米。 ──公路网络不断完善 。完成了困扰我市十余年的沟高线 40.9 公里大修工程,惠及东南部地区 5 个乡镇、 14 万人口。 327 公里村村通油路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在锦州地区率先实现 100% 的行政村通油路的目标。完成了中新线、北青线、北阁线、鞍羊线、小小线等 148 公里公路大修改造工程,公路养护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高标准建成了北镇市一级客运站、沟帮子二级客运站和新立、大屯、常兴店、鲍家等 8 个乡镇客运站,实现村村通客车。我市交通工作被省交通主管部门誉为辽宁省交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农村面貌整体改观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到 22 个,村容整治、村屯绿化、街路亮化、文化站场建设等工程全面展开。完成 “一池三改” 沼气池 2000 多个,建成秸秆气化站 1 座、大型沼气池 3 座,改水改厕 200 户,新发展安全饮水工程 14 处。我市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罗罗堡镇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完成了 500 千伏变电站建设、农村变电所增容和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照明用电同价。 五、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 ──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民负担全部取消,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全面取消了城乡中小学学杂费,对 8 万多名贫困学生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实行财政补助;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5200 元,比上年增长 12.6% ,比 2002 年增长 49% ,年均递增 8.2% 。对全市公教人员工资实行市财政统筹发放,两次提高工资标准,分两次解决了 2000 年前后拖欠的公教人员工资,退回了 2001 年以前公务员参加人事保险的保险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 9200 元,比 2002 年增长近 300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530 元,年均递增 6%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51 亿元和 25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43 亿元,比 2002 年增长了 11 亿元。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五年来,共完成就业再就业 5.1 万人次、普惠制培训 1.3 万人次、农民“阳光培训” 7000 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 1.5 万人、“ 4050 ”人员社保补贴 6452 人,零就业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人事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2.4 万人、 3 万人、 1 万人和 1.9 万人,特别是从今年 12 月份开始,对 6788 名农村公教人员进行了医保扩面,财政每年将投入资金 500 万元。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合农民达到 37.2 万人,参合率达到 91% ,我市被评为辽宁省新农合工作先进市。广泛开展“整村推进”、定点扶贫、社会捐赠等扶贫帮困活动。农村低保人数得到夯实,由 1885 人调整到 12656 人,增加了 10771 人,每年将多获得省转移支付近 500 万元;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人数达到 4900 人;为贫困户、残疾人维修、建设住房 1200 多户,对 320 名残疾人和特困群体进行了医疗救助;高标准组建了北镇市慈善协会,接受社会捐助 660 万元。 ──公共服务不断延伸 。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27 平方米,比 2002 年增加 6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 37 平方米增加到 39 平方米。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达到每百户 72 部和每百人 15 部,小灵通业务全面展开,宽带用户发展到 1.2 万户,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近 4 万户,入户率达到 50% ,居辽西地区之首。私用轿车、液晶电视、数码产品等高档消费品开始走进平常家庭。医疗、学校、市场等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就医难、上学难、购物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和谐进步的五年 ──公益事业有了新进展 。科技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市和辽宁省科技进步示范市,高新技术增加值累计实现 6 亿元,申请专利 400 件。完成了常兴店、正安等 8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改造危房 3.5 万平方米,完成了“校校通”网络工程,建成了职教中心实训楼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以锦州地区最高分通过了省普九提高水平验收。新建了 5 所区域性敬老院,改扩建 15 所乡镇敬老院。公开公正安置退役士兵 223 人,我市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圆满完成了第八届、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我市被评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市结核防治所被评为全国结核防治先进集体。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36 ‰以内,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在 107 以下,建成了百里计生文化宣传走廊。北镇满族剪纸、闾山民间传说被批准为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了张作霖家庙、大市镇边堡古城墙遗址、北镇庙等多处文物维修工程,北镇鼓楼、李成梁石坊、广宁城墙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单位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闾阳镇闾四村被确定为全省 20 个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市志续修工作顺利进行。 ──稳定工作取得新成效。 开展了“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等多次专项行动,信访工作实行了领导接待日、领导包案和“三级联控”等工作制度,信访案件呈下降趋势。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破获刑事案件 3935 起、治安案件 6308 起,现行案件破案率达到 64.2% ,各类案件、特别是命案发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认真开展“四五”、“五五”普法工作,加大人民调解力度,共调处各类纠纷 1.9 万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231 件。我市被评为辽宁省平安县。 ──执政能力有了新提高 。严肃政纪,规范政风,加大行政监察和反腐倡廉力度,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进行了严肃的党政纪处分。对 238 个单位进行依法审计,查处违规金额 1380 万元。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批评、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252 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 46 家行政执法主体和 2200 多项执法依据进行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 199 件。环保、质监、药监、工商、物价等执法单位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保证了正常经济秩序。依法开展国有土地使用审批,通过公开招拍挂,共出让存量国有土地 96 公顷;共争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28 个,面积达到 12.2 万亩。依法开展了“砂场、石场、山皮场”专项整治,规范了开采行为,清缴了所欠税费,启动了马太大桥两侧河道整治工作,已修建西侧两岸石砌护坡 1000 延长米,栽植了绿化树木。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发改、科技、经济等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和群众做好争取资金、协调贷款、项目立项等工作。组建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入驻机构 15 家、相关职能 82 项。认真开展了第一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农业普查。经过积极争取,我市成功更名为北镇市,省政府又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继续享受省政府及所属部门制定的支持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最快、效果最实的五年。这些成绩是在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财政运行极度艰难、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市人民的顽强拼搏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本届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全市人民,向驻在单位全体同志和驻军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北镇发展大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虽然本届政府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经济总体实力不强,财政收入规模小,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弱;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工业项目、税源项目少,工业化水平低;三是经济发展软硬环境亟待改善,吸引项目和资金的能力弱,对外开放领域不宽、步伐不快;四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比较突出,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五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今后五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大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昭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辽宁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锦州湾整体开发格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沟帮子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二、三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势头,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全市上下人心思进、发展热情空前高涨的精神状态,必将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实现北镇发展新跨越的条件业已具备,时机已经到来。面对各地竞相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对振兴北镇征程中的繁重任务,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发展的强烈企盼,我们必须正视困难、迎接挑战、超前谋划、跨越发展,奋力开创北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 新一届政府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富民强市、提档升位”和“一产做洋、二产做强、三产做大”总的指导方针,把握精髓,强化落实。为此确定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生态立市、民生安市”的发展战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逐步把北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产业鲜明、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市,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总的奋斗目标是:三年跨越上台阶,五年崛起大变样。 三年跨越上台阶 的目标是:到 2010 年,即“十一五”末期,国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85 亿元,年均增长 1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1.86 亿元,年均增长 15% 。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 8% 、 25% 和 13% ,三次产业比例达到 29 : 40 : 31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6730 元,年均增长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8000 元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域外引资、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等指标年均增长 15% 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要高于锦州市乃至辽西各县市平均水平,不低于全省各县市平均水平。 五年崛起大变样的目标是:到 201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18 亿元,年均增长 16% , GDP 总量和人均 GDP 实现翻番。三次产业比例达到 25 : 42 : 3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2.6 亿元,年均增长 17%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8000 元,年均增长 9% ;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不低于锦州市级水平。大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锦州市乃至辽西地区处于上游水平,在全省处于中上游水平,在“五点一线”和锦州湾开发格局中占领一席之地,努力建设辽西汽车零部件加工销售基地及货物运输业中心、全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全省旅游强市。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措施 (一)实施农业稳市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还是大多数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是稳市之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和实现富民的根本措施,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全市新建高效蔬菜温室小区 100 个、标准化养殖小区 100 个,全市建成面积 1 万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基地 10 个以上。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50 个以上, 农业“三品”覆盖率达到 100% 。加大农业信息普及和科技培训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培育龙头企业 20 个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40% 以上,粮食加工、畜禽加工要达到全省领先水平,蔬菜加工、水果加工要实现重大突破。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大农建工作力度,加快小流域治理、安全饮水、抗旱防汛、生态绿化、农机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载体,以大项目、税源项目、工业项目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牵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围绕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石油化工、矿产建材、纸塑包装、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 50 个以上,新增规模企业 50 户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 20% 。培育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10 户,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 50 户,工业的税收贡献率达到 60% 以上。加快沟帮子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北镇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园区吸纳项目能力显著增强,落户项目占全市 50% 以上。特别是要举全市之力把沟帮子开发区建设成为管理体制科学、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集聚效应明显、产业特色突出、投资环境优良的高标准省级开发区,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集中区、财政收入的支柱、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加速发展大旅游格局 以整合旅游资源为重点,以扩大宣传、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经营秩序为手段,以建设全省旅游强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北镇经济的支柱产业。到 2012 年,全市旅游直接收入达到 1.8 亿元,年均递增 15% ;社会效益达到 16 亿元,年均递增 15% ;游人达到 300 万人次,年均递增 10% 。十大景区框架和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的大旅游格局逐步完善。新建 3 家以上三星级宾馆,新发展 10 家旅行社,培训持证导游员 300 人。依托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到 2012 年营业收入超 5000 万元的商业企业达到 10 户以上。 (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市之本,作为发展经济、维护民生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将生态理念贯穿到农业、工业、旅游业和社会各业发展过程的始终,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绿色旅游,创办绿色企业、绿色校园,提高绿色效益。到 2012 年,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植树造林 15 万亩,化学需氧量削减 9% ,二氧化硫排放削减 15% ,空气、河流、土地等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各类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完成城市集中供暖、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得到广泛普及,砂石、矿产、地下水等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争创全国生态市。 (五)实施民生安市战略,发展成果惠普群众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构筑公共财政框架,不断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重点向基层群众、弱势群体和热点问题倾斜。到 2012 年,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率控制在 4.5% 以内;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合理有序的分配秩序基本形成,各类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居住、出行、娱乐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卫生医疗、国民教育、社会文化等公益事业水平明显提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繁荣各项事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相统一。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五年内,城市总面积达到 10 平方公里,城市规模达到 8.5 万人,新建沟青线等县乡公路 5 条,客运、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加大改革力度,扫尾国企改制,适度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公务员和事业干部队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化解不良资产,提高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科技事业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 2008 年工作安排 第一,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跨越,高点定位全年目标 200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市政府要紧紧抓住十七大召开后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契机,加快融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锦州湾整体开发格局,真正实现高起点开局、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三年跨越上台阶、五年崛起大变样”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实现 64.4 亿元,同比增长 15% 。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9% 、 23% 和 12% ,三次产业比例达到 33 : 35 : 3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14100 万元,同比增长 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 20 亿元,同比增长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22 亿元,同比增长 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5670 元,同比增长 9% 。域外引资额实现 5.6 亿元,同比增长 20% 。实际利用外资实现 77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0% 。出口创汇实现 115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5% 。 第二,加速产业化,推进现代化,加快发展农业经济 抓产调扩规模。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结构调整,逐步使主导产业规模更大、结构更优、特色更突出。全市新建高效蔬菜温室小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各 30 个,蔬菜面积力争突破 47 万亩,高效温室面积占 60% 以上,猪、禽、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 160 万头、 4000 万只、 9 万头和 18 万只,发展新品种果树 1 万亩。发展壮大中安韭菜、高山子季家黄瓜、廖屯食用菌等生产基地规模,全市新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基地 5 个。开展好实用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抓科技增效益 。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年引进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生态健康养殖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0 个以上,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和单位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总体效益。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抓龙头促加工 。拉长加粗粮食、畜禽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推广五峰米业循环经济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探索蔬菜、水果加工的新途径,整合现有资源,力争培育 2 - 3 个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力争再申报 1 个国家级名牌产品。农产品外销率要达到 30% 以上。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年末要达到 70 个以上,会员达到 1.5 万人,发展规模化、订单式经营。 抓设施提档次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成重点农建工程 80 项,完成植树造林 4 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25 处、安全饮水工程 8 处、小流域治理 1.4 万亩、改洼治涝 2.5 万亩、水库移民扶持工程 9 项、中小河流整治 2.85 公里,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6% 。 抓建设树新村 。以农业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治、文化事业普及等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建设省级样板村 2 个,市级样板村 10 个,全市农村总体面貌实现较大改观。 第三,开放引项目,壮企兴产业,加速推进工业振兴 核心抓项目引进。项目是对外开放的硬支撑,是加快发展的硬基础,要强化对项目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掀起大上项目、快上项目的热潮。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实行“飞地 ” 机制,制定引进项目和摆放项目两个乡镇之间利益分成政策。要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加强调度,严格考核,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年争取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 30 个,其中包括 2 - 3 个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 重点抓规模企业 。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行节能降耗,实行现代化管理,壮大企业实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盘活传统优势企业。年内,全市规模企业新增 10 户,达到 80 户,其中德营集团、五峰米业、金实集团、宏伟集团、恒亚内燃机配件等 10 户企业产值要超过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 42 亿元,同比增长 30% 。 突出抓产业升级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重点地扶持骨干企业,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增强整体实力。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逐步确立在辽西地区的中心位置。石油化工业和矿产建材业要提高技术含量,由粗放加工和资源消耗向精深加工转变。纸塑包装业要继续扩大规模,实现配套运营。五大支柱产业格局更加完备,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90% 以上。 着力抓园区建设。 沟帮子开发区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工业园区要加快项目引进,园区内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 10 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 - 2 个。启动北镇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整合现有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 5 个以上。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在抓好新项目的同时,也要巩固和完善老项目,确保顺利达产;合法有效利用土地,大上税源项目,控制非税项目,防止和纠正以上项目为名变相圈地的行为。 第四,发展大旅游,搞活大流通,全面繁荣第三产业 提升旅游整体效益 。围绕“旅游兴市”战略,探索旅游资源整合新模式,实行整体宣传、整体包装、整体促销。继续加快天仙观、灵山寺、五佛洞、观音洞等景区建设步伐,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经营效益。制定出台鼓励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政策,统一管理、规范经营、诚信纳税,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坚决查处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对导游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黑导”,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安全。年内全市旅游直接收入达到 1 亿元以上,增长 11% ;游人数量达到 230 万人次,增长 10% 。 多方搞活商贸流通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启动花卉、饲料、水果等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工程,扩建青堆子鲜蛋、中安竹材等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运输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优势产业,培育连锁经营、集团经营等物流业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年内商贸服务业业户达到 1.2 万户,税收贡献率保持在 30% 以上。 第五,增加新功能,扮靓新城乡,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步伐 。进一步规范拆迁市场,加大依法拆迁力度,年内城市开发面积达到 10 万平方米。完成港宇花园、成忠诚花园、福胜馨城二期改造开发工程。拓宽打通太和街、中兴南街、鼓楼东街等 8 条道路。改造老客运站,建设商业性标志建筑。完成水源地设备改造工程和城区部分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逐步实施区域性集中供暖。积极争取和运用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不断加强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城市资源整合工程,优化教育资源、卫生资源、行政资源布局,逐步实施城市南扩,拉开城市框架。 逐步完善县乡公路网 。完成 21 公里沟青线旅游公路、 20 公里乡级公路大修改造和沟高线绿化工程,启动 102 线沟帮子至廖屯段 大修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新建中安、青堆子、赵屯、吴家、富屯、柳家、闾阳 7 个农村客运站。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整治镇容村貌,着力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以高山子、中安、廖屯、闾阳、常兴店为重点,发展工业企业集聚型、农副产品基地型、专业市场牵动型、文化旅游主导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争取两个乡镇进入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行列。 第六,聚财有章法,理财有方略,保证财税平稳运行 积极组织财政收入 。强化税费征管,保证足额入库。开展各类企业避税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行业、新上项目的监控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已到期限的要及时征税。坚决做到依法治税,依率计征,认真清收欠税,打击偷逃漏税,堵住税收流失,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应征不漏。 不断完善财税体制 。继续制定严格的税收和财政收入考核计划,按照“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上解或补助、环比增长、超收按比例分成、一定几年不变”的原则,完善市乡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体系,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统筹各类专项资金、补助资金和政府贷款的使用,保证政府财力发挥最大效益。 增强支出保障能力 。集中财力保障工资、社保、稳定等刚性支出,大力压缩会议、办公、车辆等一般性支出。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持资金,增强资金调配、筹措能力,做到应支尽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向农村基层、民生领域倾斜,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 第七,促民生改善,保社会协调,全力建设和谐北镇 倍加关注民生工作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快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0% 以上。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规范管理城乡低保,全面落实优抚政策,保障弱势群体上得起学、看得起病。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筹备启动全国生态市建设,认真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各项任务指标,严格落实新上项目环评、污染企业关停等各项政策和措施,重点开展烟尘整治、违法排污整治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整治,使北镇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全面繁荣各项事业 。走科技自主创新道路,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 2% 以上,抓好中安镇国家级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完成大屯乡和广宁乡两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学校危房 7000 平方米。新建农村文化站 12 个,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增强文化软实力。启动北镇庙钟鼓楼和崇兴寺西塔修复工程,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完成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扩建工程。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运筹数字化播出。认真落实“三级联控”、领导接待日等信访工作制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北镇。 第八,施政出实招,执政求实效,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不断解放思想,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市政府将树立不断进取、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知难而进、甘于奉献的拼搏精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发展的成果造福人民。 加快职能转变,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筹兼顾,把政策制定好、落实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创新成果。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行政制度和工作规程。将政府的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和工作程序,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努力改进作风,始终把求真务实作为第一要求。 少说空话,多办实事,把为民执政的工作职责十分具体的落到实处。对市委的决策,要一抓到底,抓出实效。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认真执行和落实有关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坚持廉洁勤政,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第一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努力把风气树正,把作风抓实,按规矩办事。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高的标准和追求,以更强的信心和力量,以更大的气魄和手笔,为建设经济腾飞、社会和谐的新北镇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和 2008 年工作安排